为进一步做好辖区稳定工作,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巴州区司法局玉堂司法所发挥社区矫正工作职能优势,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结合本所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反邪教管理教育活动。
一、成立专门的反邪教工作小组。司法所与综治办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反邪教工作小组,组建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工作经验的队伍。用真情来感化邪教痴迷者,用高尚的人格感染邪教痴迷者。
二、重视家庭治疗。司法所抓住涉邪人员家族本位思想,重视家庭治疗的作用,且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普遍的信任感,更易于接触到涉邪人员的内心世界,与之沟通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家人的关怀、认可无疑是涉邪人员最强大的精神后盾,将给予其莫大的精神勇气以抵制邪教的侵蚀。
三、开展文教体活动,重塑健康生活环境。提高涉邪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对涉邪人员开展定期文化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宗教、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等,通过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来揭露邪教的真实面目,让涉邪分子认识到邪教的恶毒与危害,从而主动划清界限。
四、加强心理疏导,建立正当的信仰体系。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形成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二是加强心理咨询治疗。对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并进行心理评估测试,对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人员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一对一”分类疏导。三是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出现重大事故、遇到难以克服困难或致其陷入极度痛苦、绝望等严重心理危机的,及时对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给予其心理援助,使其消除心理困惑。
五、加强教育学习。司法所与综治办等部门联合开展反邪教集中教育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现实生活详细讲解了“什么是邪教”、“邪教的基本特征”、“邪教与宗教的区别”等知识,强调邪教骗取钱财、危害生命、破坏家庭、扰乱社会,危害十分严重,倡导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思想上树立反邪教防火墙,要自觉防范和抵制邪教,远离毒品,守住遵纪守法的思想底线,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
六、严格走访排查。定期通报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同时不定期开展走访,掌握动向。在社区服刑人员岳某家中,司法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她的生活近况和思想动态,在强调矫正纪律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劝诫其认清邪教的本质及其社会危害,选择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七、加强反邪教普法宣传。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反邪教工作列入普法工作内容,贯穿于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并在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加强反邪教育。组织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观看反邪教警示教育片,用真实生动的案例剖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邪教的本质、邪教组织的派别、表现形式、组织特征、以及其对家庭和社会的毒害等内容,说明邪教组织传播歪理邪说、实施思想控制、欺骗聚敛钱财等扰乱居民生活、危害社会稳定的巨大危害,使涉邪教社区服刑人员进一步认清了邪教的本质,让“远离邪教,拒绝邪教”的理念深入人心。
八、加强监督管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特殊人员管理。对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信息管理,24小时掌控服刑人员行踪,对出现关机、停机、私自越界等情形的定位社区服刑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及时改正,并做好定位巡查记录,同时严格执行请销假手续,有效遏制社区服刑人员越界、脱管、漏管现象。(李娟) |